我們都是儀表工,檢修設備是我們的工作,發(fā)現問題、分析問題,從而解決問題,使設備運行在安全穩(wěn)定的軌道上是我們的職責。所以,作為設備的主人、設備的管理者,提高專業(yè)技術水平很重要。而我們擔負的任務,就是做好設備的醫(yī)生,為設備的健康把好脈。
我們知道,中醫(yī)治療講究四診法,即:望、聞、問、切。望,指觀氣色;聞,指聽聲息;問;指詢問癥狀;切;指摸脈象。合稱四診。醫(yī)生是給人看病,我們是給設備看病,我要說的就是今天的重點:作為設備的醫(yī)生,我們所具備的望、聞、問、切。
望,是對病人的神、色、形、態(tài)、舌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,以測知內臟病變。對于儀表設備,每天我們都安排巡檢,第一步就是對設備的外表進行觀察,看看儀表設備是否正常,不能有卡塞現象;看儀表的外殼、防護是否破損,潤滑、防腐是否到位;看儀表設備的緊固螺栓是否松動。
聞,包括聽聲音和氣味兩個方面。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、強弱、清濁、緩急等變化,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。對于儀表設備,我們就要聽聽有無雜音,若有雜音,則要弄清雜音是從哪里發(fā)出來的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。通過仔細傾聽可以發(fā)現設備存在的問題。如發(fā)現閥門有異常噪聲,則可能是工藝管道震動大,也可能是閥門本身有問題。這個就要根據實際問題去分析處理。
問,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,以了解有關疾病發(fā)生的時間、原因、經過、既往病史、患者的病痛所在,以及生活習慣、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,故問診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,在“四診”中占有重要位置。巡檢時要與運行人員及時溝通,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況,有什么異常情況、有什么缺陷,可以得到第一手資料。
切,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,是醫(yī)生用手指的觸覺,在病者的一定部位進行觸、摸、按、壓,以了解病情的方法。對儀表設備,則是通過手摸去感覺設備是否運行正常,是否有卡塞現象,是否有很大震動,導致設備不穩(wěn)定。
儀表設備巡檢中的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,要真正落實“安全生產,預防為主”的方針,保證工藝運行的安全,就必須在事故發(fā)生之前,及時發(fā)現事故苗頭,消除事故隱患。巡檢人員在設備巡檢過程中,嚴格按照安全規(guī)程,用高度的責任心和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的巡檢方法,可以及時發(fā)現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。任何設備事故的發(fā)生,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,都要經歷從設備正常、事故隱患出現,再到事故發(fā)生這三個階段。從設備正常到出現事故隱患的漸變過程,是個量變的集聚過程,在這個過程中,設備的量變都由具體特征表現出來。用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辦法來進行巡檢,就可以及時發(fā)現量變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反映出來的特征。巡檢人員要責任心強、態(tài)度端正、觀察細致、思維敏捷。儀表設備巡檢本身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論,其實就是細心觀察,將設備的現狀與過去相比較,找出差別。若想提高巡檢質量,就必須認真學習理論知識,了解設備結構、性能和運行參數,將發(fā)現的細微變化加以分析,排除干擾因素,找出真正原因,設法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擴大,從而達到工藝參數的準確性和實時性。